2025-03-25
华声在线讯(通讯员:蔡宜霏 吴瑞)11月13日,龙山县农业农村局到水田坝镇猛必社区开展调研,深度剖析乡村振兴工作,开展了实地入户走访调查并召开交流座谈会,会上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对水田坝镇猛必社区的乡村振兴工作,特别是“双知晓程度”和“群众满意度”表达了高度认可。
今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的关键之年,五年有效期如何渡过?政策如何衔接?水田坝镇进一步加强常态化的防止返贫致贫体制建设,长期坚持“分类分层”帮扶制度,“因户施策”提高群众满意度,成为该镇有效衔接期的制胜“法宝”金年会jinnian。
一、建立健全覆盖全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监测体制
发现一起,纳入一起的“应纳尽纳”,最大限度减少了返贫致贫因素对农户自身发展的进一步损害;有效识别,稳妥消除的“动态监测”,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对易返贫致贫人口的精准识别工作。水田坝镇不仅长期坚持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监测体制,而且研究上级部门政策,结合水田坝镇实际情况,设立了“防返贫监测”专项基金,提高了整项工作成效。2024年,水田坝镇新纳入识别监测户18户51人,风险消除18户61人。
(开展入户核实照片)金年会官方登录
这其中,一是不断提升防返贫监测的精准水平,加强常态化入户摸排、国家及省平台反馈风险核实、统一部署防返贫监测集中排查、按季度开展风险消除评估等工作;二是不断加强防返贫监测的政策宣传,通过政策明白纸、宣传手册等宣传手段,指导疑似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自主申报;三是不断规范防返贫监测的相关程序,有序指导纳入消除相关工作人员依标准、按程序开展风险纳入及消除。
二、研究建立对低收入人口分类分层的帮扶制度
推进“动态监测”,如何进一步保障温度?从开发式扶贫,到精准扶贫,再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历史的经验表明,“分类分层”是当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的最优选择,也是实现乡村有效振兴的最佳途径。
水田坝镇“因户施策”,对学生户开展教育资助,享受义务教育补贴及职业学校“雨露计划”补贴;开展危房改造、厕所革命;对低保户、残疾户精准识别,享受相应补贴;还有公益性岗位、小额信贷、大病救助等相关政策。2023,猛必社区监测户毛远春在东莞务工时突发心脏病,就医后欠下43万多元医疗款,镇相关人员及猛必社区工作队通过开展大病保险、医疗救助、重大疾病医疗救助等方式,帮助毛远春报销40多万元,个人仅自费2.5万余元。
(入户进行政策宣传)
除此之外,镇人民政府还设立了“防返贫监测”专项基金,通过困难群众自主申请、开展村级入户核实以及镇级入户核实,研讨通过后发放救助资金。2023年,镇级已救助77户,救助资金达25.78万元,为60户困难群众解决碗柜、衣柜和棉被等物资513套,40户“视觉困难”农户进行人居环境整治。2024年,水田坝镇预计救助69户24.3万元;灵活运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,解决80余居民安全饮水问题,对危房改造3户进行修缮加固,1户进行重新建设,建设希望小屋3所,房屋提质改造2间,总共花费20余万元。
三、提高群众满意度,驻村帮扶是契机
建立“分层分类”帮扶机制,提高群众满意度,“打得通、联系上、找到人”是关键。对此,水田坝镇利用驻村帮扶发挥巨大作用,利用驻村工作队,开展“一月一走访”,每月对监测户、脱贫户开展入户、电话走访,了解农户家庭情况,提高政策“针对性”。同时开展结对帮扶(联系),每年制定帮扶(联系)计划并跟踪落实,定期开展入户走访、帮扶成效评估。
(水田坝镇开展驻村工作队业务培训照片)
为提升驻村工作队业务能力水平,水田坝镇定期开展业务培训,开展第一书记交流座谈分享驻村经验,目前,已组织镇级业务知识培训10余次,开展交流座谈会5次,结合长沙县对口帮扶契机到长沙县培训2批次30余人,邀请县驻村办、县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到村开展深度剖析2次并要求所有工作队第一书记全程参与交流学习。
下一步,他们会进一步梳理此次调研存在的问题,针对工作思路、工作方法以及乡村振兴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,举一反三,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任务,给人民交上一份最满意的答卷。